"11.27"寄哀思 师生祭扫烈士墓

日期:2015-11-25 12:28 点击数:17307 

(巴蜀网 高正雨 刘航)为缅怀革命往昔,告慰烈士英魂,巴蜀中学团委在“11.27”来临之际,于11月21日组织校学生会代表、年级学生会代表、入团积极分子、青年志愿者代表等歌乐山烈士墓进行祭扫活动。

2015年11月21日,来自各校区、年级的学生代表,在校团委老师的带领下,身着整齐的校服,手持白菊,于上午10时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举行了缅怀仪式,并参观了红岩魂英烈馆。

活动仪式由鲁能巴蜀中学校学生会龙昶宇同学主持。在慷慨激昂的国歌和铿锵有力的团歌之后,鲁能巴蜀中学校学生会主席文艺俨做了代表发言。“今天,战争的硝烟已随风消逝,历史仿佛已经远去,但是,革命烈士浴血奋战的悲壮场景给我们的影响却是刻骨铭心的。对于我们来讲,那是永远的国殇,永远的奋争,也是永远的追思。”“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不怕困难,不怕吃苦。”她的演讲,表达了同学们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大家坚定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决心。

戴金洪老师在祭扫活动上发言。他给全体同学讲述了纪念日的由来,并勉励全体同学珍惜之不易的和平,并履行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争取不愧对先烈。

随后,校团委戴金洪、刘航老师向革命先烈敬献了花圈,全体同学在肃穆的音乐中向英烈献上寄托哀思的白菊。

随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红岩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红岩历史。












白菊

初2017届入团积极分子  刘馨屿


接过那朵白花,我心中微动。

这是我们即将用以祭奠烈士的白菊。我从未捧过菊,白菊更是不曾见到。笔直修长的茎,顶着开得热烈泼洒的花。纤细柔弱的花瓣有着纯净到近乎透明的白。

还真是美呢。我暗暗感慨,想起那传说只在黑夜中盛开的昙花。气质倒是大有几分相似之处。

我捧花在手,和同学们站在烈士墓前。或许是因为这朵花吧,我格外用心地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对关押在歌乐山,白公馆的共产党人进行大屠杀……”11.27的来历,我倒是听过不止一遍了,但这次听到这里时,心中猛地一颤。解放前夕吗?

顽强奋战了那么久,宁死不屈了那么久,苦苦等待了那么久——不都是为了中华的解放吗?面对妻离子散,战友牺牲,严刑拷打——一直坚守的信仰,不就是中华的解放吗?在离光明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眼中闪动着希望的光芒,胸中燃烧着炙热的理想,却被黑洞洞的枪口和明晃晃的火把无情地绞碎。在生与死的交界口,他们可曾害怕?可曾惋惜?可曾感到深深的遗憾?明天等待他们的是美好的未来,但今天他们就必须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鲜血染红了惨白的水泥地,灵魂永存于悲壮的歌乐山——烈士们,安息吧。

低沉的哀乐响起,肃穆的默哀中,我低头凝视着那朵白菊。白菊,不就是烈士的化身吗?笔直的茎,是他们永不挪移的信念;热烈的花,是他们满腔热血的追求;纯净的白,是他们抛却了仇恨,撇开了怨念,向往和平与希望的不屈的灵魂!

我们快步上前,将一朵朵不仅仅代表着哀悼的白菊轻轻地放在烈士墓前。以此祭奠长眠于此的烈士们,祭奠那像白菊一般可爱、可悲、可敬的人。

寒风猎猎作响,离开烈士墓前,我最后用深深的眼光回望,那白色的花。猛然醒悟,白菊之于昙花,并非模仿其气质,而是完全高了一个层次的傲视。昙花悄然开放于无人的深夜,固然不慕虚荣,而白菊在历史的乱流中挺身而出,承担起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更加令人敬佩。在深秋的寒风中,迎风傲立,在百花凋谢时,勇敢地抗争。那白菊在毅然开放时,是否已明白了下场必然是凋零?先辈们在决心反抗时,是否已预料到了结局必然是死亡?

而当白菊凋零,烈士长眠,我们,被托付了幸福与和平的我们,幸运地生在这个美好的时代的我们,难道不该继承先烈的遗志,发扬白菊的精神吗?

来年秋天,我们一定还会站在这里,学着像你们一样,追寻自我与生命的价值,撷取古今的善益思想,细描未来。



向长眠于地下的英烈们致敬

校青年志愿者  黄小艳


天空布满了阴霾,空气中的桂花香沉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早上八点,我们一行人等在菩提树下,准备前往歌乐山,去缅怀我们的英烈壮士们。

一路上,汽车的轮子飞快地驶过一个又一个路口,我的心却早已来到了歌乐山烈士墓前,迫不及待地想面对长眠于地下的这些英烈们,询问他们是什么促使他们放弃生命,愿意以自我的牺牲来换取大众的和平与幸福?

烈士们聚集着,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我,终究,我还是到了。刚下车,一支坚挺的白菊就送到了我的面前,白得那样美丽,就像烈士们的心那样纯粹,不为自己,而为大众;依然那样饱满,纵使被采,依然保持坚挺的身躯,一如烈士们的身平,被囚禁又怎样,还是昂首挺胸地站立。

踏着沉重的步伐踩上了一步又一步的阶梯,经过雕塑时慢慢放慢了脚步,因为我怕打扰了这些英雄们,生时已经够累了,现在就让他们好好休息一下吧。我们一行人整齐地站在烈士墓前,经过了朗诵,默哀等环节。

是一种信仰的力量,让他们成为英雄,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救国救民之路上。信仰是什么?如果说道德生活是伴随人类发展始终的社会现象,那么信仰就是支持道德生活的基石,是人类生存须臾不可分离的基本生存条件,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道德实践的范围,层次和方式,而烈士们就是被信仰征服,将它发挥到极致的人。

突然想到老电影里主角所说的一段话: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名族已到存亡之阵,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敌人不会了解,老枪老鬼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烈士们的信仰就是‘为名族解放奋战到底’‘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命令重于生命,工作岗位就是家庭’。明白这一点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如今,社会环境安定,物质生活丰富的我们也因该有一种信仰,努力学习,修炼自我,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发展奋斗,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坚守着烈士们用献血为我们换来的美好生活,不负他们寄予我们的无限的期望。

风雨兼程,华夏璀璨的历史与文明,在血色印记中不断成长;辛酸血雨,炎黄亘古的勤劳与智慧,在满目疮痍中奋勇顽强。长江奔腾,承载着我们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一字便铭心刻骨;嘉陵翻滚,诉说着那源远流传的红岩之魂,一句就百转千回。

最后,我们自由参观了红岩魂展览馆,里面烈士们写的诗,画的自画像再一次撼动了我的心灵,又深一层次地体会到了他们的信仰,更加坚定了我的信仰--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巴蜀中学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