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参加互联网智能英语研讨会

日期:2016-12-07 16:20 点击数:21261 

(巴蜀网 王俊双 欧阳岑星)2016年12月5日,《移动互联网智能英语教学研讨会》,曁“中小学在移动互联网智能教学系统下的英语教学应用与研究”课题启动大会,在北京四中初中部大礼堂举行。我校初2018届英语老师王俊双、欧阳岑星受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泰斗级专家莅临

全国百余所名校+众多名师参加

研讨会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龚亚夫,北京四中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长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教授李玉顺等嘉宾出席。北京四中、三帆中学、北大附中、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南开中学、广东实验中学、郑州八中、辽宁省实验中学、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等近200所实验学校与单位,全国有400多名教研员与老师参与了研讨。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移动互联时代教育的发展新趋势,探索移动互联网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塑造高效课堂,推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特色课程的发展。

研讨会开始,高洁老师(北京四中初中部教研组长)和杜明环老师(天津市南开中学英语特级教师)做了本次研讨会的课题开题报告,陈述了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的教学变革和移动互联智能的英语课程两个课题主题,杜明环老师就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能力、文化思维、学习能力与特色课程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分析。


教育界专家针对性点评

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思考

龚亚夫:从新的视角分析教材与设计教学任务

课题指导专家龚亚夫老师在研讨会上做了指导性发言,提出了英语教学如果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从新的视角分析教材与设计教学任务,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龚亚夫老师详细的讲解了英语教学改革需要突破知识点式教材的限制,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将真实场景交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式思维等具体问题。


李玉顺:智能移动终端教学应用关键问题的思考

课题指导专家李玉顺教授根据自身在教学移动端的研究经验,对课题做了关键性指导意见。李玉顺教授分析了目前阶段移动终端引入教学后容易引发的困惑、谈及了信息技术如何与英语学科进行融合。李玉顺教授表示,移动互联网智能英语教学平台能够让老师站在更高目标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维,让学生和老师不但有了交互性的工具,而且还可以进行记录,学习状态可以通过后台大数据来进行追踪。

刘长铭:教育教学现状与问题,互联网条件下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课题总负责人刘长铭校长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表述了本次课题的设计初衷和目的。刘长铭校长提出了两个基于中小学在移动互联系统下的教学应用的思考。

第一个是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老师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做老师?刘长铭校长列举了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今天的世界上几乎每三天就诞生一个互联网教育公司,中国也是,但是带来的却不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是应试教育的升级。在科学技术已经如此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已经不主要依赖于老师的讲授,甚至也不依赖于课本。那么老师的价值在哪里?今天的教学,我们应该思考在这样的互联网智能系统下,英语教学应该完成什么样的功能。第二个是教育教学的价值。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获取技能和知识,更应该是培养一种价值观。

三种课型展示课

探索英语教学新模式

在研究展示课环节,北京四中初中部的优秀教师周艳、林艳杰和郝钰为大家带来了三堂别开生面的英语展示课,三位老师分别展示了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应该如何应用盒子鱼进行课堂教学的案例。教师引导的任务型课堂、学生主导的混合式课堂和互动式翻转课堂三种形式,让大家看到了移动互联网教学平台在以学生为本的英语课堂和个性化学习方面的优势。


龚亚夫老师、李玉顺教授和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蒋京丽老师对不同类型的示范课做了非常深刻和系统的点评。

马威:如何解决教学困惑,走出教学误区

北大附中英语教师马威老师做了关于如何解决教学困惑,走出教学误区的演讲。马老师用风趣幽默的例子给大家分享了在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培养容易走入的误区和容易产生的困惑,提及了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把自主权更多的放给学生,老师扮演的角色更应该是引导者而不是指挥者。

课题办公室主任朱琳:和老师们并肩是最大荣幸

研讨会最后,毕业于北京四中的朱琳做了总结性陈词,表述了本次课题将基于小学、初中、高中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大数据评估,进行横向纵向六个维度的课题研究,旨在探索一条或几条适合不同学段的系统性互联网学习新道路。这次参会收获满满,我们也将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利用移动互联网,更加积极地探索英语教学新模式,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的三维目标。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  办公室电话:023-63002371  招生咨询电话:023-63002629  学校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邮编:400013
版权所有 巴蜀中学 渝ICP备11004221 ENGLISH